海東市中級人民法院
2022年工作回顧
2022年,全市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貫徹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忠實履行職責使命,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執法,各項工作持續向好。一年來,全市法院受理各類案件25209件,審執結22742件。法官人均結案150余件,一審服判息訴率為95%。
★ 亮點一:筑牢政治忠誠之魂
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認真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確保黨中央、省市委的決策部署在法院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
★ 亮點二:法治護航經濟社會發展
助力更高水平平安海東建設。審結一審刑事案件769件,判處罪犯927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審理黑惡案件2件29人,處置黑財2369萬余元,發送司法建議19條,建立長效機制12項;鐵腕整治養老詐騙,樂都區人民法院審結我省首例養老詐騙案,敲響了全省專項行動“第一槌”;鐵律保護未成年人,制定未成年人審判工作指導意見,健全圓桌審判、回訪幫教、犯罪記錄封存等機制。
全力服務保障經濟發展。審結一審民商事案件13996件,結案標的額47.8億元;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辦結涉民營企業案件471件,制定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嚴格區分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竭力維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開展“法潤民企”等活動,促進企業防范風險、合規經營。接續發力執行攻堅,豐富執行手段,打通查人找物、財產變現、協同聯動、精準懲戒、打擊拒執等方面堵點,持續開展涉民生執行專項行動,執結案件1960件,為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3680萬元。
共促法治政府建設。審結一審行政案件172件,國家賠償案件13件,審查非訴行政執行案件14件;拓展審判職能,加強與行政機關的良性互動,發布行政審判白皮書,提出司法建議,結合近年來審理行政案件發現的行政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動到各縣區黨委政府進行溝通交流,積極建言獻策,市政府制定印發《海東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規則》,推動黨委將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納入法治建設考核體系,出庭應訴率達85%。
★ 亮點三:多舉措踐行司法為民宗旨
創新家事審判工作,認真貫徹實施民法典,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召開全市法院家事審判工作現場會,深入挖掘各縣區法院的成功經驗和有益做法,轉變家事審判理念,提升家事審判能力和水平,及時總結、推送家事審判工作典型案例。制定婚姻家庭案件返還彩禮問題指導意見,審結家事糾紛3542件,發出家庭教育令8份,促進家庭文明建設。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人民法院榮獲第十三屆全國家庭工作先進集體;互助土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和文化”獲評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特色項目。
打造多元化解糾紛新格局。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下的社會治理格局,與市司法局、人社局等13家單位簽訂多元解紛合作備忘錄,建立案件聯調機制?;鶎臃ㄔ悍e極推進“三進”工作,分別與轄區鄉鎮、司法所、派出所、社區調解委員會等基層治理單位對接,設立駐村調解室,掛牌“無訟村”示范點,形成“專職調解員+網格員+聯絡員”三位一體的案件調解模式,訴前糾紛案件調解成功率達75%。同時,法院內部設立訴前調解中心,建立“訴前調解+司法確認”快辦模式,訴前化解矛盾糾紛2605件,民事案件收案量同比下降14%。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發揮司法裁判價值導向作用,引領社會向上向善。發布農民工討薪維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以小案件講述大道理,引導公眾增強法治意識、公共意識、規則意識,努力落實法院普法責任。聚焦人民群眾和社會關切,設立化隆拉面巡回法庭、互助北山旅游生態法庭、平安假日巡回法庭等,實現司法更接地氣、更順民意、更貼民心。開展巡回審判783次,平安區、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赴廣場、駕考中心公開開庭宣判危險駕駛罪案件,“馬錫五審判方式”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 亮點四:注重司法改革任務落地
準確把握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試點,制定案件提級管轄工作規則,使“提級”案件更加規范、更加精準,保障新類型、疑難復雜案件的及時辦理。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審結案件占一審刑事案件的95%。深化案件繁簡分流改革,探索“要素式”庭審,適用小額訴訟和簡易程序審結案件占一審民事案件的84%。創新構建智慧審判模式,以“7個訴訟服務中心+19個人民法庭+24小時自助法院”訴訟服務網為科技引擎,在線立案、送達得到普及,網上開庭、調解成為常態,努力創造更高水平的數字正義。
★ 亮點五:鍛造高素質法院隊伍
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認真開展“兩個確立”主題教育,積極打造“黨建+”工作格局,推動法院精神文明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聯點村幫扶工作等,實現黨建工作與審判及其他工作相互融合、互為促進。通過舉辦政治理論、審判業務等培訓,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法院支持辦案、到鄉鎮掛職鍛煉,錘煉隊伍履職本領。持續糾治“四風”問題,堅決整治頑瘴痼疾,健全一體推進“三不腐”制度機制,推動法院工作作風轉變。
更加自覺接受監督。主動向各級人大、政協專題報告法院專項工作。自覺接受市人大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認真梳理代表委員審議意見,抓好整改落實。加強與代表委員的聯絡溝通,邀請代表委員視察法院、旁聽庭審、見證執行562人次。認真接受市紀委監委監督,聽取和采納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依法接受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共同維護司法公正。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2023年工作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精神,緊扣全市發展大局,圍繞市委三屆六次全會提出的“五個堅持”和“十個一以貫之”重要要求,持續更新觀念、守正創新,充分發揮審判執行職能作用,依法履職盡責,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作用,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鋪好法治之軌、暢通法治之道。
★ 堅定正確方向 凝聚奮進力量
★ 主動融入大局 強化服務保障
★ 堅持人民至上 踐行司法為民
★ 嚴格公正司法 維護公平正義
★ 從嚴管黨治警 錘煉過硬作風
海東人民檢察院
2022年,海東市人民檢察院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依法忠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服務保障“五個新海東”建設,各項檢察工作取得新成效,全省檢察系統業務考核第一。
★ 亮點一: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始終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確保檢察工作正確政治方向,深入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大力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活動,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和省委若干措施及市委分工方案,在依法治國中發揮應有作用。
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不斷壓實全面從嚴管黨治檢主體責任;認真執行司法辦案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完善檢察權運行監督制約機制,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營造檢察機關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 亮點二:以一流的業務服務發展大局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依法嚴懲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類違法犯罪案件3件8人;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與時俱進依法辦理涉疫刑事案件。
推進平安海東建設,嚴厲打擊故意殺人、搶劫、強奸等嚴重暴力犯罪96人,涉槍涉爆、危險駕駛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502人,“盜搶騙”“黃賭毒”犯罪27人;統籌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不批捕90人,不起訴282人,變更強制措施17人;深化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適用率達93.9%,確定型量刑建議采納率達99.5%;發揮檢察建議規范引領作用,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229件。
優化營商環境,依法懲治金融犯罪8件,加大反洗錢力度;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等侵害市場主體權益犯罪案件14件;全面推開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工作,對符合適用條件的涉企犯罪案件依法能用盡用;做實“厚愛”“嚴管”,在依法不捕不訴或者提出輕緩量刑建議的同時,督促涉案企業積極整改,促進企業規范發展。聯合公安機關開展涉民營企業“掛案”專項清理,督促辦結6件。
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違法犯罪,審查起訴非法采礦、盜伐林木等案件10件20人;聚焦祁連山南麓海東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制發檢察建議19份;圍繞三河間(黃河、湟水河、大通河)生態環境治理,督促有關單位修復生態環境,挽回被損毀的國有林地、公益林地990公頃,督促清理污染和疏通河道3.3公里,督促收繳水土保持費等528萬元。
強化反腐敗職能,提前介入監委調查的案件20件,受理監委移送和上級指定的職務犯罪案件28件;穩步推進司法人員職務犯罪偵查工作,查結線索12件,審查起訴后判決1件1人。
★ 亮點三:司法為民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用心化解矛盾糾紛,持續打造完善信訪網電一體化“12309”檢察服務平臺;助力新時代“楓橋經驗”海東化,依法妥善處理群眾信訪536件;落實領導包案辦理首次信訪案件制度;全面推行檢察聽證,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參與聽證400余件。
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依法嚴懲涉民生犯罪,從嚴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養老詐騙等犯罪,起訴全省首例養老詐騙案;依法嚴懲惡意欠薪犯罪6件7人,辦理支持農民工起訴案件185件,追回薪資近100萬元;用足用好司法救助政策,救助65人,發放救助金147萬元;針對現制現售食品、無障礙通道、窨井蓋、寄遞渠道、安全生產等方面存在的監管漏洞,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辦理全省首例民事公益訴訟領域食品生產經營行業“從業禁止”案,督促從業者守法經營。
持續落實最高檢“一號檢察建議”,推進強制報告和入職查詢及從業禁止制度,推動構建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位一體”的綜合保護體系;秉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4件,適用附條件不起訴11人,開展心理疏導、幫教回訪1937次;傾情打造“東檢·護蕾”等未成年人檢察品牌;扎實推進“法治進校園”活動。
★ 亮點四: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
做優刑事檢察。充分發揮“捕訴一體”優勢,批準逮捕各類刑事犯罪128件162人,提起公訴758件916人;提高辦案質效,刑事檢察“案-件比”優化至1.08,全省最優;加強刑事立案、偵查活動監督,監督立案55件,監督撤案37件,糾正漏捕3人,追訴漏犯13人。
做強民事檢察。依法申請辦理民事生效裁判、審判程序和執行活動監督案件36件;堅持對“事”監督與對“人”監督并重,依職權辦理審判程序監督案件239件、執行活動監督案件263件;加大民事支持起訴力度,依法支持弱勢群體起訴283件。
做實行政檢察。充分發揮行政檢察“一手托兩家”作用,辦理生效裁判監督案件11件、審判程序違法監督案件43件、非訴執行活動監督案件28件;通過監督糾正、促成和解、公開聽證等方式,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促進案結事了政和。
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切實履行“公共利益代表”職責,摸排公益訴訟線索532條,立案472件;力爭訴前維護公益,開展訴前磋商92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80件;注重保障人格權等個人權益,保護公民個人信息6萬余條。
★ 亮點五:從嚴管黨治檢打造檢察鐵軍
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定不移學習宣傳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利用好多媒體平臺,嚴守輿論陣地,壯大主流聲音。
加強隊伍專業化建設,制定年度教育培訓方案,大力培養青年干警;通過檢察業務專家授課、領導上講臺、案例研討等方式,提升青年干警素能;舉辦檢察官、律師論辯賽、公訴人辯論賽,檢察業務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等活動,提升檢察干警法律監督能力和司法辦案水平。
落實全面從嚴管黨治檢責任,嚴格執行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全年記錄報告過問或干預、插手檢察辦案等重大事項108件;持續推進作風建設,鍥而不舍糾“四風”;緊盯辦案質效、工作紀律等重點內容,常態化開展檢務督察40余次。
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依法加強與監委、法院、公安機關的配合與制約;加強檢律協作,推動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主動接受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監督。
2023年工作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檢察長會議、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和市委三屆六次全會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落深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心懷“國之大者”,厚植人民情懷,依法能動履職,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以檢察工作現代化融入和助力政法工作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海東篇章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 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 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
★ 助推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 穩步推進海東檢察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