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g176b"><strike id="g176b"></strike></track>
  2. 海東日報首頁

    海東多管齊下激活縣域經濟“一池春水”

    2023-03-21 09:21:49 來源:海東日報 點擊:
    本報訊(記者 張璐 通訊員 阿泉)今年以來,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胸懷“國之大者”,心系“省之大要”,大力支持縣域優勢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動縣域經濟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在穩的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助商惠民,按下消費復蘇“快進鍵”。平安區通過中國銀聯云閃付App開展了“樂享平安 惠民暖企”促消費活動,活動按照“便民、惠民、普惠”的原則開展,覆蓋加油站、超市、餐飲、酒店及家電等64個企業314個門店,對銀行卡發卡行、卡種類、通信運營商均無限制,參與方式便捷,參與門檻較低,活動較好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日常消費的需求。為保證活動平穩、有序、公正開展,嚴把企業篩選關,并與參與活動企業簽訂《關于合規開展2022年“樂享平安 惠民暖企”政府消費券發放活動的函告及承諾書》,青海銀聯制定風險控制預案,在系統端加入用戶實名認證、同名卡認證、領券地域GPS限定等規則,通過金融大數據技術實時分析識別消費券核銷交易中的套利對象,最大可能降低違規行為發生,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顒悠陂g,投入促消費資金共計100萬元,累計發放消費券8.24萬張,覆蓋轄區內居民近10萬人次,共計執行促消費資金118.2萬元。促消費活動帶動平安區消費增長637.14萬元,消費帶動比為1∶5.29,在全省各州市同期開展活動中同比最高。

    服務民生,暢通就業服務“微循環”?;ブ磷遄灾慰h將培育發展家政服務業作為拓寬城鄉就業渠道、實現穩定就業和保障民生的有效抓手??茖W制定《打造“互助家政”名片、建設勞務經濟發展示范區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全面落實職業技能提升、龍頭企業培育和完善行業標準體系等22項具體措施,積極打造家政智能數字平臺,根據市場用工需求,全面提供“一站式”線上服務,并通過舉辦“春風行動”招聘會、精準推送就業崗位信息等服務方式,積極吸納城鄉勞動力就近就地從事家政服務。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作用,成立了86家企業為會員單位的互助縣家政服務業協會,引資引智籌建了互助互相家政集團公司,建立健全統一的行業管理服務體系,實現了從以往的單打獨斗向企業抱團發展的轉變。深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崗前培訓+回爐培訓”等家政技能提升培訓模式,城鄉勞動力技能提升培訓4848人、企業新型學徒制技能培訓320人。截至目前,互助縣家政從業人員數量占全省家政從業人員數量的70%以上,貧困勞動力占總從業人數的10%,在省會西寧市從業人員達1.3萬人,“互助家政”品牌影響力、市場占有率日益提升。

    搶抓農時,下好春耕備播“先手棋”。樂都區立足“早”字、凸顯“足”字、突出“實”字,大力優化種植結構,按照糧油作物“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生產目標,進一步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完成小麥播種面積333.33公頃、油菜133.33公頃、馬鈴薯566.66公頃、紫皮大蒜866.66公頃、蔬菜720公頃,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年內計劃種植糧油作物23853公頃,油料作物4253公頃,糧食作物面積較上年增加260公頃,油料增加30.7公頃,農業種植結構更加趨于合理高效。樂都區、鄉兩級農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蹲點包片,深入農業生產一線開展以全膜雙壟栽培秋覆膜、馬鈴薯脫毒種薯貯藏、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等為主要內容的科技培訓,進行機械起壟、免耕播種、機械化植保等技術指導,扎實推進春耕備播工作。在春耕生產中,累計投入各類農機具1.56萬輛(臺),積極協調農資經營單位合理儲備農用物資,及時調運儲備各類良種6萬噸、化肥5萬噸、農藥11噸,基本能夠滿足當前農業生產需要,后續農資正在有序調運。結合千名干部下鄉開展“一講兩穩三促”活動,廣泛宣傳國家耕地保護政策法規,進一步壓緊壓實撂荒地及耕地“非糧化”整治責任,強力推進年度680公頃“非糧化”整治底線任務。目前,已累計完成撂荒地復耕復種2580公頃,整治“非糧化”面積880公頃,耕地面積顯著增加。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海東日報 版權均屬海東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2、已經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媒體、網站,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一级毛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