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022年,全市民生資金支出19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5%;累計投入民政事業支出11.18億元,占民生支出的6%,各項民政工作取得了新發展、新進步,有效的服務了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2023年,市財政部門按照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格財政支出順序,把“三保”支出放在地方財政支出優先位,繼續保持75%的民生投入。全市預算安排民政事業支出6605萬元,三留守、困境兒童、殯葬改革、移風易俗、社會救助等其他民政事業經費952萬元。為改善海東市殯葬服務質量及落實《海東市移風易俗促進條例》,市財政部門安排228.5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殯葬服務能力提升。全市各級財政部門,積極籌措資金,預算安排各類專項配套資金1.75億元。其中:互助土族自治縣3838萬元,平安區1457萬元,樂都區885萬元、化隆回族自治縣1783萬元、循化撒拉族自治縣2147萬元、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7433萬元,全力保障了基本民生需求。截至目前,已下達用于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特困供養,高齡補貼、老年福利等中央、省級專項資金7.21億元。
同時,海東市各級財政部門依托惠農惠民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監管平臺,對民政部門兩類9項資金進行全程監控、通過“一卡通”足額發放,并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做到了工作流程更加優化,制度機制更加完善,補貼發放更加精準,補貼信息更加透明,使每一分民政惠民惠農財政補助資金都用到群眾身上,實現了“一張清單管制度”“一個平臺管發放”,使“一卡通”真正成為群眾的“明白卡”“連心卡”“幸???rdquo;。全市各級財政部門依托嚴肅財政紀律、會計信息評估檢查、“小金庫”專項治理等專項檢查,加大對民政資金的監督檢查,使各類民政資金使用更加合規,資金運行更加安全。